2022年全年南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疫情、高温、缺电保供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471.4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9亿元,同比增长4.5%,拉动GDP增长0.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亿元,同比下降1.0%,下拉GDP0.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同比增长3.6%,拉动GDP增长1.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1:47.4:33.5。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农业总产值73.3亿元,同比增长4.1%;林业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8.7%;牧业总产值47.3亿元,同比增长5.2%;渔业总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13.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8.1%。
二、工业经济支撑不足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3.9亿元,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0%。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41.1亿元,同比下降7.8%,其中:采矿业6.8亿元,基本持平;制造业121.4亿元,同比下降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9亿元,同比下降9.8%。
三、服务业运行趋好
1-11月,全县规上重点服务业45户,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40.8%,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同比增长3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39.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78.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88.4%。
四、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
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49.9亿元,同比增长9.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8亿元,同比增长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7.4亿元,同比增长2.7%。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9%;商品零售收入178.7亿元,同比增长2.8%。
五、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22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5%。分领域看,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2.7%;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0%;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2.1%。
商品房施工面积50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5%,其中新开工面积14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8%。商品房销售面积11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8%。
六、金融业稳中有升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22.3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6.5亿元,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78.7亿元,同比增长14.1%。
七、财政收支矛盾缩小
2022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税收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10.1%;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9亿元,同比下降3.1%。
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9元,同比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33元,同比增长4.7%。
九、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22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增长2.2%,其中畜肉价格同比下降4.6%,衣着价格同比下降1.1%,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下降0.5%,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6.8%,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3.2%,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5.9%,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5%。
总的来看,2022年全县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下一步,全县上下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激发需求潜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南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